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缝纫机论坛bbs.frj666.com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4778|回复: 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其他品牌] 缝纫机旋梭的工作原理其结构及分类详细介绍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1-12 22:01:3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缝纫行业大师,学习更多维修技术经验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旋梭介绍:

旋梭的工作原理其结构及分类
普通旋梭的工作原理
通常在机针上升一定距离后,旋梭床的梭尖,开始勾进线环,梭尖勾住线环后继续转动,当线环被送到旋梭架导轨口时,线环被梭架分线钩勾住,这时机针应由下极限位置上升2毫米左右。旋梭架上的分线钩子应当在线环快要接近时,使线环端部留有时间移到导轨的后面去,分线钩子与机针运动轴线角为50°左右,由梭床梭尖外框凸面上边45°处勾住线环,继续转动,线环的端部勾在分线钩子上,为了使线环顺利地滑到梭架的表面上,导线板尾部的斜边把线环的线头~面向外拨开,而线环的后部,一边被梭架分线钩子勾着,向梭架底部滑下,在这瞬间,机针在旋梭机构中退出。由于梭架过线处非常光滑,使线环顺利地从梭架底部滑出,能使梭尖转过180°时,挑线杆上升,把挑线杆前所送下来的剩余部分线收上来,梭尖勾住线环继续旋转,线环前半部分在导线板下面,通过外框凸面45°斜面后,正在移动的导线板边缘,逐步高出梭架,把前半部线环向外拨开.后半部线环由梭架分线钩子勾住,而把线环前后分开,最后线环前后面套过梭架,把底线套在中间,经挑线杆拉紧线环,形成线迹。
旋梭机构的操作周期,203°~312°间是勾住线环及扩大线环的阶段,312°~320°间是针从梭心套缺日退出阶段0°~180°是空行程。上轴一转,旋梭二转,并在第二转时产生作用。
旋梭形成线迹的原理与摆梭基本相同,但它的形成线迹的过程和方法与摆梭又有不同:旋梭是作等角速度旋转运动,而摆梭是作不等速往复摆动运动;在机针作一次上下往复运动中(主轴旋转一周),旋梭等角速度旋转两周,而摆梭来回摆动一次;旋梭是旋梭架固定的,旋梭床是转动的,它是由梭床尖来勾住线环,由旋梭架钩子来进行分线,使其绕过梭心套与梭架底部、上边,从旋梭板头子处面脱线形成线环的。
现在世界上的各种旋梭多达数百种,目前国内常用的旋梭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:

96型旋梭 107型旋梭 112型旋梭的特点分别如下:
96型旋梭的特征是从上向下看梭尖旋向为逆时针,梭架上无梭门闩,装配位置一般为横向卧式,用于单针直形线缝锁式线迹平缝机上。
107型旋梭的特征是从上向下看梭尖旋向为顺时针,梭架上无梭门闩,装配位置一般为纵向卧式,用于曲折线缝、锁式线迹的缝纫机上,如花针机、曲折缝缝纫机、平头锁眼机等。

112型旋梭的特征是从上向下看梭尖旋向为顺时针,梭架上有梭门闩,装配位置一般为立式,用于直形线缝、锁式线迹的双针缝纫机上


DB型低中速旋梭
此种规格型号转速低,不能自动供油润滑。此类旋梭易磨损,使用寿命较短。在“佐文”、“广獭”旋梭的特性代号中均由数字“1”代表此类。代号是由三至四位数组成,并由数目中的首位数分别表示各种名称大类。如:代号为102,则代号中第一位数“1”表示该旋梭为DB型低中速旋梭。佐文旋梭此类符号为“KR”。


DB型ZZ旋梭
此种型号特点是可以缝制直线针迹和Z字形针迹。旋梭针孔的宽度最大可达16毫米。在特征代号首位数中以“2”来表示。佐文记号为“KR”、如:KR一12、13、14、15、23、24、25、26、238、KHS一20TZ等。

DB型高速加油旋梭
此种型号转速高,具有自动供油功能,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旋梭。这类旋梭在特征代号首位数中以“3”来表示,佐文记号为“KH”,如:KHS一11、12、14、20、26、27、29、46等。

除以上之外还有特殊旋梭
为各种特殊用途的缝纫机设计的。这类型旋梭除具有满足其特殊机种的功能外,其梭芯的卷线量比一般的旋梭大二倍。这类旋梭在特征代号首位数中以“4”表示。佐文记号为“KRP、HRT”,如:KRP一21、41、271、457、750等。HRT-11、12、14、17、18、19、21、22、31、51、67、68、108、132、136等。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沙发
发表于 2015-1-13 19:13:12 | 只看该作者
感谢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BBS.FRJ666.COM    鄂ICP备19022030号-1

GMT+8, 2024-6-2 19:01 , Processed in 0.092727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